
誘導性多能干細胞研究的進展:進展的關鍵是防止排斥和轉化為癌細胞(中)
標簽:誘導性多能干細胞研究
誘導性多能干細胞研究的進展中,使用患者自己的材料獲得iPS細胞的優勢在于,這種方法可以削弱排斥反應,而移植物的命運取決于排斥反應。然而,對于第 一位患者,從患者細胞獲得iPS細胞的過程,以及隨后在嚴格的安心控制下培養和生產視網膜組織的過程總共花費了11個月的時間,成本激增至數億日元。在這方面,下次RIKEN期望使用京都大學研究中間的iPS細胞庫存來獲得將被移植到患者體內的眼球視網膜細胞。通過這種方法,計劃在2017年恢復移植。
像血型一樣,細胞按類型分類,形成所謂的人白細胞抗原(HLA)系統。正如第 一組的血液可以輸給任何人一樣,有些細胞在移植到任何其他人時也不會引起排斥反應。京都大學正在開發這種高度通用的iPS細胞。
即使假定存在成千上萬種白細胞抗原,從父母那里繼承一種白細胞抗原的人仍會形成AA,BB,CC等群體。并且,例如,如果將AA型患者移植為AB或AC型患者的細胞,則排斥反應將很小。在日本人中,較常見的75種白細胞抗原覆蓋80%的人口,而140種白細胞抗原覆蓋90%的人口。這樣的規模使得在京都大學創造足夠的材料供應成為可能。在日本紅十字會,臍帶血庫和其他組織的合作下,要求具有某些類型白細胞抗原的人捐贈。
在京都大學,以這種方式獲得的供體材料產生了適合治療的高質量iPS細胞。預計到2017財年末,將創建一個庫存,覆蓋30%至50%的日本人。
從一開始,較重要的技術挑戰就是解決轉化為癌細胞的問題。即使是現在,在過渡到新的獲取方法之后,也不能說這種風險已降低到零。當可以刺激iPS細胞完全轉化為所需的細胞材料時,就不會出現問題。但是,如果在此過程中某些細胞保持未轉化狀態,則可能導致腫瘤的發展。再生醫學成功的關鍵在于開發一種方法,該方法既可以進行完全改造,也可以擺脫不適合當前工作的材料。
在實際使用iPS細胞實施治療方法的道路上,國家通過解決法律和其他性質的問題提供了支持。2014年11月,對先前的《藥品法》進行了修訂。關于細胞組織和其他“再生醫學產品”,國家確認:如果安心性得到驗證,國家允許在有限的時間范圍內和有限的購買者圈內,在認為有效的階段將這種材料用作醫療產品。關于效率,如果在一定的銷售期限后可以驗證,則該材料在通過相關檢查后才被批準。如果根據舊法律,獲得許可證花了十多年的時間,盡管新法規被認為是全球范圍內較先進的法規,但可以說,這是日本愿意在世界其他地區認識到再生醫學之后愿意冒險的體現。
另一方面,還通過了新法律,以保護患者-防止自行承擔使用再生醫學方法的風險的“灰色”(健康保險體系未涵蓋)的使用,其安心性和有效性尚未確定。目前正在研究將iPS細胞用于多種治療心力衰竭,脊髓損傷,帕金森氏病和許多其他疾病的方法,從動物試驗到人體臨床試驗的過程正在逐步轉變。